咏芙蓉
沈约〔南北朝〕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微风吹拂使树叶摇晃,轻轻的露珠粘在朱红色的房屋上。
水池中的水之所以发出绿光,是因为在等我释放红光。
注释
轻露:轻轻的露珠。
朱:朱红色。
所以:原因,情由。
待:等待,等候。
泛:释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千百年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才子佳人,甚至平民百姓,无不用心颂扬荷花的真善美。六朝时,玄武湖的荷花颇具盛名。南朝梁元帝萧绎游后湖时写下了《采莲赋》,之后梁朝沈约再次游览玄武湖看到荷花盛开,想到萧绎的《采莲赋》有感而写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黄永武编著·玄武湖史话:南京出版社,2009.12
简析
《咏芙蓉》是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荷花在风中摇曳的风姿,使静静的池中荷花图富有一种动感;后两句写芙蓉和池水互相熠熠生辉。全诗语言质朴、色彩鲜明,善用拟人修辞手法将芙蓉写得活灵活现,蕴含有荷花的高洁自豪感在内,产生了极美、极妙的意境。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369篇诗文 118条名句
木兰诗
乐府诗集〔南北朝〕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唯 一作:惟)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