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吕·寄生草·闲评
佚名〔元代〕
问甚么虚名利,管甚么闲是非。想着他击珊瑚列锦帐石崇势,则不如卸罗襕纳象简张良退,学取他枕清风铺明月陈抟睡。看了那吴山青似越山青,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争闲气,使见识,赤壁山正中周郎计,乌江岸枉费重瞳力,马嵬坡空洒明皇泪。前人勋业后人看,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要问那些虚名空利,也不要管那些闲是闲非。想到西晋的石崇用铁如意击破珊瑚树,摆列五十里步障的威哧气势,还不胜学汉初张良脱下官服交回笏板访仙求道隐居山林,也学学宋初华山老道陈抟头枕清风身铺明月高卧不起。踏遍吴山、越山那样的青山绿水,也胜不过天天饮酒,醉了又醉。
为了闲气而去争取,为了名利去使气,结果是曹操在赤壁山正中了周瑜的火攻计,项羽在乌江岸边枉自浪费了重瞳的神力,唐明皇在马嵬坡白白为杨贵妃洒落伤心的眼泪。前人的功勋业绩是给后人看的,还不如天天饮酒,醉了又醉。
注释
仙吕:宫调名。仙吕宫是元曲常见曲调之一。
寄生草:曲牌名,属仙吕
创作背景
这两支散曲为元代一位不留姓名的隐者所写,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散去表现了作者超外的人生哲学。其远离名利是非的意旨与元代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低下的社会背景有关。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343-344
2、
焦文彬注译.元曲三百首注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286-287
赏析
第一首散曲开篇就以俯瞰众生的慵懒姿态,以调笑的口吻表明对功名的鄙夷和及对是非的不屑态度。“问甚么虚名利,管甚么闲是非”尽显作者豪放不羁的性情,用“虚”修饰“功名”,以“闲”定义“是非”,可见作者对“功名”“是非”所持的否定态度。下篇作者紧接着引石崇、张良陈抟等历史名人典故入曲,对自己的态度进行铺展表述:“想着他击珊瑚列锦帐石崇势,只不如卸罗斓纳象简张良退,学取他枕清风铺明月陈抟睡。”《世说新语》载:“石崇与王恺争豪。武帝,恺之甥也。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已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
简析
《寄生草·闲评》是元代的一组散曲,共两首。第一首作者旗帜鲜明地摆出自己的好恶评判、人生观念。对积极争取功名富贵的价值予以大胆否定,表现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元代儒生地位卑贱,相当一部分文人科举无门,再加之程朱理学地位下降,文人藐视封建伦理制度的思想举动日益繁多。他们或奔向勾栏瓦斯,或隐逸泉林山野,开始脱离君臣体系思考独立人生的价值。第二首作者发出感慨往事难追,人生如幻,不如来个置身世外,一醉方休。语似豪旷,实含悲辛,相当典型地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心理。
谩兴
王冕〔元代〕
关中险固冯三辅,陇右勾连接四川。
簇簇楼台悬日月,盈盈花草烂云烟。
飚回海上沙飞雪,雨足江南水拍天。
可笑华山陈处士,风流文彩却贪眠。
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元代〕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过阴山和人韵
耶律楚材〔元代〕
阴山千里横东西,秋声浩浩鸣秋溪。
猿猱鸿鹄不能过,天兵百万驰霜蹄。
万倾松风落松子,郁郁苍苍映流水。
六丁何事夸神威,天台罗浮移到此。
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
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
细路萦纡斜复宜,山角摩天不盈尺。
溪风萧萧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
四十八桥横雁行,胜游奇观真非常。
临高俯视千万仞,令人凛凛生恐惶。
百里镜湖山顶上,旦暮云烟浮气象。
山南山北多幽绝,几派飞泉练千丈。
大河西注波无穷,千溪万壑皆会同。
君成绮语壮奇诞,造物缩手神无功。
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
遥思山外屯边兵,西风冷彻征衣铁。